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JavaScript—ES6关于Promise的用法(19)
阅读量:6984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7

本文共 6358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1 分钟。

Node的产生,大大推动了Javascript这门语言在服务端的发展,使得前端人员可以以很低的门槛转向后端开发。

当然,这并不代表迸发成了全栈。全栈的技能很集中,绝不仅仅是前端会写一些HTML和一些交互,后台熟悉数据库的增删查改。

想必接触过Node的人都知道,Node是以异步(Async)回调著称的,其异步性提高了程序的执行效率,但同时也减少了程序的可读性。如果我们有几个异步操作,并且后一个操作需要前一个操作返回的数据才能执行,这样按照Node的一般执行规律,要实现有序的异步操作,通常是一层加一层嵌套下去。
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ES6提出了Promise的实现。

含义

Promise 对象用于一个异步操作的最终完成(或失败)及其结果值的表示。简单点说,它就是用于处理异步操作的,异步处理成功了就执行成功的操作,异步处理失败了就捕获错误或者停止后续操作。

它的一般表示形式为:

new Promise(    /* executor */    function(resolve, reject) {        if (/* success */) {            // ...执行代码            resolve();        } else { /* fail */            // ...执行代码            reject();        }    });

其中,Promise中的参数executor是一个执行器函数,它有两个参数resolve和reject。它内部通常有一些异步操作,如果异步操作成功,则可以调用resolve()来将该实例的状态置为fulfilled,即已完成的,如果一旦失败,可以调用reject()来将该实例的状态置为rejected,即失败的。

我们可以把Promise对象看成是一条工厂的流水线,对于流水线来说,从它的工作职能上看,它只有三种状态,一个是初始状态(刚开机的时候),一个是加工产品成功,一个是加工产品失败(出现了某些故障)。同样对于Promise对象来说,它也有三种状态:

pending

初始状态,也称为未定状态,就是初始化Promise时,调用executor执行器函数后的状态。
fulfilled
完成状态,意味着异步操作成功。
rejected
失败状态,意味着异步操作失败。
它只有两种状态可以转化,即

操作成功

pending -> fulfilled
操作失败
pending -> rejected
并且这个状态转化是单向的,不可逆转,已经确定的状态(fulfilled/rejected)无法转回初始状态(pending)。

方法

Promise.prototype.then()
Promise对象含有then方法,then()调用后返回一个Promise对象,意味着实例化后的Promise对象可以进行链式调用,而且这个then()方法可以接收两个函数,一个是处理成功后的函数,一个是处理错误结果的函数。

如下:

var promise1 = new Promise(function(resolve, reject) {  // 2秒后置为接收状态  setTimeout(function() {    resolve('success');  }, 2000);});promise1.then(function(data) {  console.log(data); // success}, function(err) {  console.log(err); // 不执行}).then(function(data) {  // 上一步的then()方法没有返回值  console.log('链式调用:' + data); // 链式调用:undefined }).then(function(data) {  // ....});

在这里我们主要关注promise1.then()方法调用后返回的Promise对象的状态,是pending还是fulfilled,或者是rejected?

返回的这个Promise对象的状态主要是根据promise1.then()方法返回的值,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:

如果then()方法中返回了一个参数值,那么返回的Promise将会变成接收状态。

如果then()方法中抛出了一个异常,那么返回的Promise将会变成拒绝状态。
如果then()方法调用resolve()方法,那么返回的Promise将会变成接收状态。
如果then()方法调用reject()方法,那么返回的Promise将会变成拒绝状态。
如果then()方法返回了一个未知状态(pending)的Promise新实例,那么返回的新Promise就是未知状态。
如果then()方法没有明确指定的resolve(data)/reject(data)/return data时,那么返回的新Promise就是接收状态,可以一层一层地往下传递。

转换实例如下:

var promise2 = new Promise(function(resolve, reject) {  // 2秒后置为接收状态  setTimeout(function() {    resolve('success');  }, 2000);});promise2  .then(function(data) {    // 上一个then()调用了resolve,置为fulfilled态    console.log('第一个then');    console.log(data);    return '2';  })  .then(function(data) {    // 此时这里的状态也是fulfilled, 因为上一步返回了2    console.log('第二个then');    console.log(data);  // 2    return new Promise(function(resolve, reject) {      reject('把状态置为rejected error'); // 返回一个rejected的Promise实例    });  }, function(err) {    // error  })  .then(function(data) {    /* 这里不运行 */    console.log('第三个then');    console.log(data);    // ....  }, function(err) {    // error回调    // 此时这里的状态也是fulfilled, 因为上一步使用了reject()来返回值    console.log('出错:' + err); // 出错:把状态置为rejected error  })  .then(function(data) {    // 没有明确指定返回值,默认返回fulfilled    console.log('这里是fulfilled态');});

Promise.prototype.catch()

catch()方法和then()方法一样,都会返回一个新的Promise对象,它主要用于捕获异步操作时出现的异常。因此,我们通常省略then()方法的第二个参数,把错误处理控制权转交给其后面的catch()函数,如下:

var promise3 = new Promise(function(resolve, reject) {  setTimeout(function() {    reject('reject');  }, 2000);});promise3.then(function(data) {  console.log('这里是fulfilled状态'); // 这里不会触发  // ...}).catch(function(err) {  // 最后的catch()方法可以捕获在这一条Promise链上的异常  console.log('出错:' + err); // 出错:reject});

Promise.all()

Promise.all()接收一个参数,它必须是可以迭代的,比如数组。

它通常用来处理一些并发的异步操作,即它们的结果互不干扰,但是又需要异步执行。它最终只有两种状态:成功或者失败。

它的状态受参数内各个值的状态影响,即里面状态全部为fulfilled时,它才会变成fulfilled,否则变成rejected。

成功调用后返回一个数组,数组的值是有序的,即按照传入参数的数组的值操作后返回的结果。如下:

// 置为fulfilled状态的情况var arr = [1, 2, 3];var promises = arr.map(function(e) {  return new Promise(function(resolve, reject) {    resolve(e * 5);  });});Promise.all(promises).then(function(data) {    // 有序输出  console.log(data); // [5, 10, 15]  console.log(arr); // [1, 2, 3]});
// 置为rejected状态的情况var arr = [1, 2, 3];var promises2 = arr.map(function(e) {  return new Promise(function(resolve, reject) {    if (e === 3) {      reject('rejected');    }    resolve(e * 5);  });});Promise.all(promises2).then(function(data) {  // 这里不会执行  console.log(data);  console.log(arr);}).catch(function(err) {  console.log(err); // rejected});

Promise.race()

Promise.race()和Promise.all()类似,都接收一个可以迭代的参数,但是不同之处是Promise.race()的状态变化不是全部受参数内的状态影响,一旦参数内有一个值的状态发生的改变,那么该Promise的状态就是改变的状态。就跟race单词的字面意思一样,谁跑的快谁赢。如下:

var p1 = new Promise(function(resolve, reject) {  setTimeout(resolve, 300, 'p1 doned');});var p2 = new Promise(function(resolve, reject) {  setTimeout(resolve, 50, 'p2 doned');});var p3 = new Promise(function(resolve, reject) {  setTimeout(reject, 100, 'p3 rejected');});Promise.race([p1, p2, p3]).then(function(data) {  // 显然p2更快,所以状态变成了fulfilled  // 如果p3更快,那么状态就会变成rejected  console.log(data); // p2 doned}).catch(function(err) {  console.log(err); // 不执行});

Promise.resolve()

Promise.resolve()接受一个参数值,可以是普通的值,具有then()方法的对象和Promise实例。正常情况下,它返回一个Promise对象,状态为fulfilled。但是,当解析时发生错误时,返回的Promise对象将会置为rejected态。如下:

// 参数为普通值var p4 = Promise.resolve(5);p4.then(function(data) {  console.log(data); // 5});// 参数为含有then()方法的对象var obj = {  then: function() {    console.log('obj 里面的then()方法');  }};var p5 = Promise.resolve(obj);p5.then(function(data) {  // 这里的值时obj方法里面返回的值  console.log(data); // obj 里面的then()方法});// 参数为Promise实例var p6 = Promise.resolve(7);var p7 = Promise.resolve(p6);p7.then(function(data) {  // 这里的值时Promise实例返回的值  console.log(data); // 7});// 参数为Promise实例,但参数是rejected态var p8 = Promise.reject(8);var p9 = Promise.resolve(p8);p9.then(function(data) {  // 这里的值时Promise实例返回的值  console.log('fulfilled:'+ data); // 不执行}).catch(function(err) {  console.log('rejected:' + err); // rejected: 8});

Promise.reject()

Promise.reject()和Promise.resolve()正好相反,它接收一个参数值reason,即发生异常的原因。此时返回的Promise对象将会置为rejected态。如下:

var p10 = Promise.reject('手动拒绝');p10.then(function(data) {  console.log(data); // 这里不会执行,因为是rejected态}).catch(function(err) {  console.log(err); // 手动拒绝}).then(function(data) { // 不受上一级影响  console.log('状态:fulfilled'); // 状态:fulfilled});

总之,除非Promise.then()方法内部抛出异常或者是明确置为rejected态,否则它返回的Promise的状态都是fulfilled态,即完成态,并且它的状态不受它的上一级的状态的影响。

总结

大概常用的方法就写那么多,剩下的看自己实际需要再去了解。

解决Node回调地狱的不止有Promise,还有Generator和ES7提出的Async实现。

这里推荐一下我的前端学习交流群:731771211,里面都是学习前端的,群里会不定期更新最新的教程和学习方法,有想学习web前端的,或是转行,或是大学生,还有工作中想提升自己能力的web前端党欢迎加入。点击:

转载地址:http://bgtpl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什么样的 RPC 才是好用的 RPC
查看>>
《Adobe Premiere Pro CC经典教程》——14.6 特殊颜色效果
查看>>
Debian 项目不再提供 CD 格式的 ISO 镜像
查看>>
《设计团队协作权威指南》—第1章1.3节甘为螺丝钉
查看>>
Mozilla 将 Firefox 的命运与 Rust 语言捆绑在一起
查看>>
android 屏幕保持唤醒 不锁屏 android.permission.WAKE_LOCK
查看>>
《Unity 3D 游戏开发技术详解与典型案例》——1.3节第一个Unity 3D程序
查看>>
Airbnb数据科学团队进化论:如何由内而外实现数据驱动
查看>>
如何用机器学习预测超售,避免美联航“暴力赶客”悲剧
查看>>
css细节(实习第1天)
查看>>
腾讯Android自动化测试实战3.1.4 Robotium的控件获取、操作及断言
查看>>
《Arduino计算机视觉编程》一3.3 总结
查看>>
Bash 中的特殊字符大全
查看>>
《C语言点滴》一1.5 内功修炼
查看>>
浅析 Linux 初始化 init 系统: UpStart
查看>>
《PHP和MySQL Web开发从新手到高手(第5版)》一1.7 万事俱备,摩拳擦掌
查看>>
【Hadoop Summit Tokyo 2016】LLAP:Hive上的次秒级分析查询
查看>>
倚天遇到屠龙:LightGBM VS xgboost谁才是最强的梯度提升库?
查看>>
snownlp 中文语法分析
查看>>
Python中os和shutil模块实用方法集锦
查看>>